李鸿章代笔事件(谭伯牛)
李鸿章死,不足百日,梁启超就为他做了论定,曰:“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也”;又曰:“李之受病,在不学无术。”(《李鸿章传》)罗尔纲不同意,说,“批评鸿章徒知效法西洋物质建设,而不明西洋所以富强的本源,那是错误的”,“启超此论,殊厚诬鸿章”。为了说明鸿章身为“中兴
李鸿章死,不足百日,梁启超就为他做了论定,曰:“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也”;又曰:“李之受病,在不学无术。”(《李鸿章传》)罗尔纲不同意,说,“批评鸿章徒知效法西洋物质建设,而不明西洋所以富强的本源,那是错误的”,“启超此论,殊厚诬鸿章”。为了说明鸿章身为“中兴
咸丰十一年(1861年),历经三年的安庆之战终于在北城墙的轰然倒塌中落幕。几个月后,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就率部急行军,连克南京周围地区,直逼南京脚下。这一贸然进军的举措,让曾国藩大为忧虑,劝曾国荃稳扎稳打,先退兵驻守。但曾国荃认为:“舍老巢勿攻,浪战无益,逼城足以
咸丰十一年(1861年),历经三年的安庆之战终于在北城墙的轰然倒塌中落幕。几个月后,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就率部急行军,连克南京周围地区,直逼南京脚下。这一贸然进军的举措,让曾国藩大为忧虑,劝曾国荃稳扎稳打,先退兵驻守。但曾国荃认为:“舍老巢勿攻,浪战无益,逼城足以
犹记得当时罗胖在某一期极力推荐此书,说正是此书替他打通了对那个时代历史的感觉,也正是因为他对于此书的推荐与讲解,自此开始对曾国藩与他的湘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